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2节 (第2/2页)
敢对你说明,怕你离我而去,永远不原谅我。” “赵晏,我真心实意地喜欢你,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换得你留下,可若为了一己之私而蒙骗你一辈子,这样对你不公平。”他试探着去拉她的手,却又在即将碰到时停下,“所以我选择在最后一天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知于你,我不是有意瞒你,若能重来一次,我会坦然向你表露心意,问你是否愿意嫁与我为妻,可事已至此……我无颜奢求你留在东宫,只求你不要恨我。” 赵晏一时无言。 漫长的沉默,仿佛过了一生那么长。 姜云琛安静等候着宣判,犹如行刑台上的死囚,害怕刽子手的刀锋斩下,又盼望尽快尘埃落定。 突然,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传来。 陆平枉顾打扰二人交谈,匆匆而入:“殿下恕罪,娘娘恕罪,奴婢有急事禀报。” “陛下那边传话过来,刑部大牢里那个西域使臣同意招供,但条件是见太子妃娘娘一面。” 第58章 这块玉佩……怎么会在赵…… 闻言, 姜云琛略一皱眉,担忧地望向赵晏。 如他所料,那使臣为免引起怀疑, 在大牢里蹲过十天半月, 才会遵照临川王的指使供出广平王。 但为何偏偏选在这个节骨眼上,还非要见太子妃? 他的神色中多了几分不耐:“一个死到临头之人, 有什么资格讲条件?不招?让刑部继续审, 我倒要看看,他能为自家主子忍受到什么时候。” 陆平面露犹豫:“那人说,太子妃娘娘似乎遗忘了一些事,若拒绝与他见面,将来必定会后悔。” “我去见他。”赵晏起身, 径直走向门外, “陆公公,为我备车吧。” 姜云琛心里涌上不好的预感, 可赵晏打定主意, 他劝也无用。 更何况……她现在估计不大想搭理他,岂会听他所言? 只得三两步追过去,与她出了门。 - 上车之后, 姜云琛小心翼翼地解释道:“我怕那人有诈, 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。我在旁边看着就好,你不愿同我说话, 可以当我不存在。” 赵晏看他忐忑不安的模样,有些想笑,但表面却隐藏得不动声色。 方才她一时没反应过来,望着他充满挣扎与失魂落魄的眼眸,心里也随之缩成了一团。 陆平打断得正是时候, 她离开寂静空旷的承恩殿,凝滞的思维终于缓缓恢复运转。 而且那个西域使臣激起了她的好奇心,如果他能让她找回一些过去的记忆,也不是什么坏事。 她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,姜云琛果真没有再说话,耳边只剩下马车辘辘的声响。 其实她早该猜到,以他的脾性,若是不满婚事,即使皇帝威胁,他也断然不会依从。 可那时候,她短暂地疑惑了一瞬,便认定他是迫于无奈。 她坚信他讨厌她、巴不得与她分道扬镳,大婚之后的那段日子没有给过他一天好脸色,期盼他先按捺不住,率先提出和离。 他却一反常态,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她的冷眼,再予以毫无保留的真心。 眼下,她感受着车厢里落针可闻的沉寂,脑海中浮现他坦白前不舍却又决然的目光,突然意识到,他确实改变了许多,几乎与曾经那个骄傲不可一世的少年判若两人。 她从未考虑过他筹谋婚事的可能性,因为她根本不相信他会愿意娶她。 若说他误解她的心思,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。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,自诩知己知彼,但在情之一字上,却是三番五次地互相错过。 他求她不要恨他。 可是,她为何要恨? 他欺骗她是真,但成婚以来未曾委屈她分毫也不假。 他知道她心心念念要和离,却没有强迫她留下,反而冒着永远失去她的风险将真相如实相告。 婚事阴差阳错,如果是现在的他,或许会坦坦荡荡地表达情意,设法博得她的欢心,但彼时,他还不懂该如何喜欢一个人,只是本着最简单的念头,想要与她结为夫妻。 而她也分不清自己对他是何感情,在日积月累的试探与琢磨中,才渐渐明白什么叫做喜欢。 如果没有这场跌跌撞撞的相伴同行,或许两人将永远无法知晓自己真正的心意。 过去有千万种假设,可现实是她与他彼此喜欢,眼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。 这就足够了。 至于皇帝和父亲的考量,她无权干涉,也无意深究,只是听罢姜云琛所说,她的心情有些复杂。 对父亲而言,有太多事物比她重要,可他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她衣食无忧。 或许在他看来,嫁给太子是她最好的选择,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家族,以己度人,又怎知她有多么在意真心与自由? 她从来没有怨恨过任何人,因为承载负面情绪是一件太过劳神费力的事。 好在如今她已豁然开朗,除了自己,世间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她、成为她的牢笼。 没多久,马车停住,姜云琛先行下来,对赵晏伸出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