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侠义_第103章 路遇唐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03章 路遇唐雎 (第2/2页)

非真正的待士之道?
  无忌才是个鄙陋之人呢!”
  听了公子的心里话,唐雎不禁热泪盈眶:
  “公子以赤诚待人,唐雎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也!
  愿追随左右,终身不渝!”
  从此,唐雎也成为信陵府中的核心人物。
  连遭丧败,人才外流,使魏已衰落成二、三等的弱国。
  前几年借着孟尝君的威信虽然一度回升,但孟尝君死后,魏在各国心目中的地位就开始下滑。
  虽然信陵君的声望渐高,但在魏安釐王的心目中,他还只是个“大孩子”。
  只不过是“人缘好”而已,真到事儿上不管用,而且魏齐已猜出“劫法场”是信陵所为。
  再加上信陵君力主由孟尝君代他为相,仇上加恨便经常在魏王耳边说信陵的坏话:
  什么“招降纳叛”啦、“无法无天、恣意而为”啦、“会把全社会带坏”啦等等。
  使魏王对弟弟也渐生不满,帮不上还净添乱!
  做为弱国,既然“合纵”提供不了保障,就得转向“连横”。
  只要不挨打,哪怕向人家溜须拍马装孙子也在所不惜。
  逢年过节、大事小情,娘生日、孩子满月,有点儿理由就派使者带着厚礼去咸阳。
  不是朝拜,就是贺、吊。
  信陵君对哥哥向秦奴颜婢膝的行为很不满,曾多次劝谏,却总是受到训斥:
  “耍小孩子脾气!你懂什么?”
  细想起来,也不能全怪安釐王,打不过人家嘛,光凭激情不能救国,重要的是提高实力!
  在朋友们的帮助下,信陵君已由一个易冲动的热血青年,走向日臻成熟的政治家。
  他和门客们认识到,在当前形势下,要想使魏的国力在短时期就能达到与秦相抗衡的程度是不现实的。
  只有合各国之力才能制止秦对各国的威胁,那就得重新竖起“合纵”的大旗。
  但同安釐王一提“合纵”他就嗤之以鼻:
  “别再抖落苏秦的那块臭包脚布啦!
  费那么大劲儿陈兵函谷关还不是让人家秦军一露面就吓成鸟兽散了?
  扯蛋!往后少给我扯这个蛋!
  传出去还会惹是非!”
  通过分析研究,他们找出“合纵”失败的原因在于苏秦与各国君都私心太重。
  从一开始就是互相利用,而没建立在真诚团结的基础上。
  一纸盟书只是宣言,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又是互不信任。
  信陵君便寄希望于先建立私人感情。
  他支持燕昭王、援救楚考烈王,虽说是出于侠义心肠,如果说有目的,就是为日后的“合纵”奠定基础。
  此外,赵平原君是他姐夫,跟韩大将暴鸢的关系也不错。
  但在讨伐齐愍王时,魏也参加过“联军”。
  现在通过田单等人的奋斗,利用乐毅与新燕王的矛盾,行反间计、摆“火牛阵”终于驱出燕军、恢复齐国。
  拥立太子章为齐襄王。
  齐现在可说与六国都是“仇人”,要想让他再加盟“合纵”怕是很难。
  但齐国现在的执政田单跟鲁仲连是密友,鲁仲连一定有办法说服他。
  可惜鲁仲连目前不知又“飘”到何方,好在此事也不急。
  议到这里,信陵君叹口气:
  “大王派须贾到齐去谈判,也是想恢复友好关系,不知谈得怎样?”
  “须贾去谈?”
  唐雎一笑……
  忽然门外踉踉仓仓奔进一人,跪到信陵君面前就放声大哭,摇着信陵君的脚喊:
  “公子!公子!快救我大哥!
  再晚就让他们打、打碎啦!”
  信陵君赶快把他扶起来:
  “郑安平你别急,说说是怎么回事?”
  听完郑安平的哭诉,信陵君蹭地跳起,连衣服都顾不得就往外跑:
  “我去找他!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