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侠义_第115章 宝物再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15章 宝物再现 (第1/2页)

遗憾的是,面对坚城,他一无进展。
  更可怕的是齐的增援部队很快就会到达。
  他们若不抢在敌方后援部队到来之前攻下阳晋,自己这激战后还剩下的一万多人马,受前后夹击,非全军覆没不可。
  那就只有“为国尽忠”这一条路了。
  军人不怕死!
  但军人也是“人”,他们更企望能“光荣地活着”。
  他们必需在战斗中去拼命地建功立业,所以廉颇必需攻下阳晋!
  还要“尽快”!
  阳晋城高且坚,虽然守军较少,但粮食、军械却很充足。
  只要赵军沿着云梯向上爬,他们就迅速集结到危险地段,把矢、箭、木、石狠命地倾泻到敌人身上。
  廉颇的梯子有限,不能同时发动多处突袭,城上的守军对付他绰绰有余。
  只要他进攻,就能毁掉他宝贵的梯子!
  望着、望着,廉颇突然想出一个好办法。
  只是首先要把自己置于“最危险”之中。
  他把军官们召集到帐内,讲述了自己的攻城计划,并布置各支队、分队按计划待命,随时准备出击。
  自己则带着几十名弓弩手,挽强弓、负硬箭,一直挺进到有效射程内。
  一摆手,三组人抬着三架云梯猛扑到城下,靠到城墙上,突击队就迅速向上攀登。
  发现敌情的齐军纷纷奔来,廉颇单腿跪地,弯弓搭箭,朝城上发射。
  一名齐军,应弦而倒。
  其他弓箭手也纷纷射击。
  这都是挑选出的优秀射手,个个箭无虚发、又狠又准,涌向突击口的齐军纷纷中箭。
  死尸堆成两垛,挡住通路,突击口前则形成“空白”,对攻城的反击力度顿时减弱。
  守城的齐将顿时大怒,下令也用强弓硬弩从两侧回击廉颇。
  刹那间,廉颇和射手们身边箭如飞蝗,已有死伤,廉颇自己臂上也中了两箭。
  他顾不得用手拔,张开大嘴咬住箭杆,摇头一晃拽了出来,噗的一口吐掉,继续射击。
  一箭连一箭,两个给他供箭的士兵竟累得流汗。
  城下精准的射击,使每一个从垛口后露出身体的齐军都失去了战斗力。
  决定战争胜负的,往往是关键的几分钟。
  趁着被压制住的齐军不能还击的短暂时机,赵军沿着云梯鱼贯而上,占领了一小块“滩头阵地”。
  廉颇扔掉手中弓,抄起一根铁棍,率后续部队飞奔城下。
  沿云梯冲到城上,亲自指挥突击队追杀齐军,扩大战果。
  战斗中,尤其是古代肉搏战,精神状态非常重要。
  原本顽抗的齐军一见己方的防线被突破,免不了心慌意乱,斗志削弱;
  而登上城的赵军虽然人数不多,但主将飞临,勇气倍增。
  大喊大叫地砍杀冲锋,数量上占优势的齐军反被追得乱跑。
  赵军的后续部队越登越多,并冲下马道杀散守卫,打开城门。
  大部队潮水般涌进来,守城的齐军只得弃城逃命。
  攻取阳晋,是赵惠文王掌政后取得的第一个军事大胜利。
  证明他并不是只能依靠别人支持当王的吮乳小儿,露脸!
  得实惠,还掴了老丈人一巴掌,特别解气,真高兴!
  惠文王完全忘掉了因“搜宫”而对廉颇的不满。
  为了奖赏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