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20章 渑池聚会(二) (第1/2页)
蔺相如要走个“小后门”岂能不准? 赵王也授予“游击”之职。 其实李牧是李兑的侄儿,廉颇收于帐下,也知其才想重用又不敢公开提拔。 只得屈为帐下小卒,等待时机,今日却被蔺相如荐出! 赵奢从此成为赵的名将,曾大败秦军; 李牧则是赵后期抗秦的主要将领,可说是一身而肩赵之命运,他死后,赵便灭亡…… 安排已定,赵惠文王如期赴会。 文武众臣送到三十里处,平原君和廉颇率太子丹跪在王驾车前: “大王此去,往返一个月的时间足够。 如果超过时限您又不能及时通知我们原因,臣等就要奉新王登基。 绝不能让秦军带着您兵临城下来要挟,使国家陷于被动。 社稷为重,休怨臣等忍心弃王也!” 惠文王心中一酸,也不免泪眼婆娑: “相国、将军一心为国,可相机行事,寡人何怨之有? 国门一出,这千里河山便尽托二卿之手,好自为之吧!” 生离死别,众臣一齐掩面,蔺相如颜色不变,只一拱手: “诸位放心,在下必尽心尽力保全大王有去有回也!” 随即下令:“出发!” 行前备战的气氛就很紧张,渑池会上更是剑拔弩张、针锋相对地展开一场“政治战”。 虽不流血,却无比紧张。 会谈是在酒宴上进行,在吃喝中办“正事”算是中国的“国粹”。 但秦王如约,果不谈“政务”,一边殷勤劝酒,一边打着哈哈说些不痛不痒的客气话。 甚至以“闺帏秘事”打趣,让人只感虚伪、毫无真诚; 尽管满嘴友好,却没提出任何“友好”的具体措施。 赵王当然也没抱什么奢望,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跟着哼哈应付。 对秦王说的那些其意难测或明显挑逗的语言,就装傻充愣,给他个“顾左右而言他”。 但盼着把这次“友好聚会”快点儿熬到头。 酒过三巡,秦王似乎有些醉意,情绪特别兴奋,起身走到台边,指着辽阔的东方大地,轻轻吟唱: “赳赳群山兮,皆为我城; 滔滔河水兮,皆为我池。” 回头问赵王君臣: “寡人之歌如何?” 他这么一指,恐怕不仅侵犯了赵的领空,连领土也划了进去。 但毕竟只是意走空灵,还不能定为实质性挑衅。 侍立在赵王身边的蔺相如笑了笑: “大王好广阔的心腹,真可谓气吞山河,出口成章一副好嗓子,对音乐有研究!” 秦王很谦逊: “不行、不行,通俗歌曲还能哼两句,高水平的就拿不出来了。”眼望赵王: “贤弟可有雅兴高歌一曲?” 惠文王苦笑着摇头: “在下不敢献丑。” 秦王装模作样地点点头: “对了! 听说赵人皆善于鼓瑟,贤弟其技必精。 最近有人献一宝瑟恰好带在身边,请为寡人弹奏一曲。” 不等赵王表态,内侍已把一张瑟摆到赵王面前,显然早有准备。 形成这种气氛后,逼你上架。 仓猝间不知应否拒绝,又确好此道,只得红着脸弹了一曲《湘灵》。 一曲方终,秦王鼓掌: “妙绝、妙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