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04节 (第2/2页)
自告退离去。 魏氏也福了一福:“天色已晚,太婆婆早些歇下,孙媳告退。” 太夫人看了形容憔悴的魏氏一眼,想说什么,喉头却似被堵住一般。到底什么也没说出口,点了点头:“你也早些歇着。” 魏氏柔声应下,转身离去。 这几个月来,魏氏消瘦得厉害,纤弱的双肩似不堪重负,略略瑟缩着,步伐有些沉重凝滞。 太夫人看一眼,心里颇不是滋味,默默收回了目光。 魏氏这个孙媳,当年是郑氏相中的。魏氏过门后,温顺贤良,唯一的遗憾就是一直未曾有孕。 后来,魏氏主动将身边丫鬟开了脸,待丫鬟有了身孕,便扶了妾室。去年这个侍妾生下了贺袀的庶长女。 明日,贺凇就会带贺袀离京去边军军营了。 贺袀连个子嗣还没有。若在军营里有个好歹,二房便会断了香火。 贺袀主动要写和离书,放魏氏归家另嫁。魏氏却不肯,坚持留在贺家,对贺袀倒是有情有义…… 脑海中思绪纷飞,太夫人忍不住又叹了一声。 贺凇低声道:“儿子不孝,令母亲忧思难安。” 太夫人苦笑一声:“儿女都是前世的债。我这一辈子只两个儿子,不为你们操心,还为谁操心去?” 顿了顿又道: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。你带二郎去边军军营,也别磨搓得太狠了。过三年五载,二郎若真心悔过,你就放他回京。好歹也给二房留个香火。” 贺凇不愧是个狠人,对自己的儿子同样狠得下心肠:“人总要为自己犯的错付出代价。如果他不是我儿子,我早已一刀杀了他,哪里还容他去军营。” “既是去了军营,就和普通士兵无异。别人能拿刀上阵杀敌,他也不例外。能不能活下来,得看他自己。” 太夫人哑然无语。 贺凇目中闪过冷意,淡淡道:“大哥有五个儿子,没有二郎,贺家也不会断了传承。从今日起,母亲就当没有二郎吧!” …… 魏氏回了院子,推开屋门。 自贺凇回府后,贺袀日日被拎进演武场里苦练,每日都被揍得遍体鳞伤的回来。今日也不例外。 贺袀全身上过伤药,躺在床榻上。 被亲爹以长刀毁了纱布后,贺袀颇有些自暴自弃的意味,索性将丑陋狰狞的伤疤露出来。右眼处以眼罩蒙上。昔日温文俊秀的贺二公子,如今面容可怖,满身阴沉冷戾。 不过,魏氏宁愿看见这样的夫婿,总好过之前如行尸走肉一般。 贺袀听到脚步声,并未起身,反而闭上双目。 魏氏心中微涩,走到床榻边坐下,轻声说起了晚上家宴的情形。 贺袀从头至尾一声不吭。 不过,魏氏清楚,如果贺袀真的不愿听,早已冷言相向了。她说的这些,贺袀都听进了耳中。 魏氏说了许久,说得口干舌燥声音沙哑,直至再也无话可说。 贺袀还是没睁眼。 魏氏终于忍不住落了泪,将头伏在贺袀的胸膛,哽咽着低语:“你明日就要走了,这一别,不知何日我们夫妻才能重聚。你……你给我留个孩子吧!” “我嫁你几年,一直没有身孕。如果老天对我有一丝怜悯,或许今晚我能怀上身孕。若没有,也是我的命。” 贺袀终于睁开眼,将魏氏搂入怀中,左眼里闪过水光。 他后悔了吗? 是,他后悔了。悔不当初,追悔莫及。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。他终究要为自己犯下的错付出代价。 …… 隔日五更,天蒙蒙亮,贺凇父子便来了雍和堂,向太夫人辞行。 贺袀回府这么久,太夫人一直没见他。 此时,贺袀跪在面前,用力地磕了三个头。每次磕头,都重重地磕在地上。三个头磕下来,贺袀的额头已红了一片。 “孙儿不孝,不能再承欢祖母膝下。今日一别,不知何时才能重逢。还请祖母珍重身体。” 太夫人眼圈泛红,水光在眼中闪动,却未掉落。 她看着昔日疼爱的嫡孙,半晌才低声道:“你去吧!多多保重自己!” 贺袀红着眼眶应下。 起身之际,贺袀的目光和贺祈碰了个正着。 昔日兄弟,反目成仇。 这其中的滋味,或许也只有他们两人才能体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