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3节 (第2/3页)
的芭蕉皮是黄中带绿的嫩黄色,是刚刚好的,不过于熟,又不过生。 就是拿回家再留几天,都不会坏。 楚怡在拿出来前,就已经尝过味道了,并不涩,甜度刚刚好。 纪仲川顺着王大娘的话点点头,王大娘也不失望,现在能买到品相这么好的芭蕉不容易了,她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楚怡背上的背篓上,“同志,你背篓上装的是什么?我也买了。” 楚怡抓了抓背篓的带子,告诉王大娘,“玉米面。” “啊?!”王大娘瞪大眼睛,有些反应不过来,随后反应过来了,满眼激动,她上前两步,走到楚怡面前,“同志这可是真的?!” 楚怡点点头,王大娘连说了几个好,“你有多少我就买多少!” “快给我看看。”王大娘催楚怡把背篓放下来给她看看。 楚怡没有立刻拿,王大娘反应过来,“你瞧我,”她转身去开自家后门,“快进来,先进来再说。” 夫妻俩对视一眼,进了王大娘家。 进到院子里后,纪仲川站在一边,观察了一番院子里的布局,心底安心了些,而楚怡把背篓放下来,拿出里面的一袋子玉米面,王大娘在征得她同意之后,才拿起装玉米面的袋子颠了颠。 一上手,王大娘估量着有两三斤,虽然觉得有些少,但王大娘心里欣喜还是只多不少。 两打芭蕉,能有三十多根,两三斤能吃上小半个月,够他们家吃上一段时间了。 “这两打芭蕉和这袋子玉米面,多少钱?”王大娘迫不及待地要买下来。 “我这里有一张三市斤的粮票,就抵这玉米面,你们看如何?至于这芭蕉,我再给你们五毛钱。” 王大娘也不等楚怡他们说话,就自说自话说出来了。 “不用这么多,这太多了,”这要是正常时候换成在供销社里买,那三斤的粮票能有很多了,而五毛钱买两打芭蕉,也很多了。 楚怡看王大娘这“大方”的劲,就知道王大娘家境殷实,兴许还有点小背景。 所以,楚怡也决定做了顺手人情,把朋友结交下来。 “怎么能不要,是不是嫌少了?”王大娘把钱和票塞进楚怡手里,她解释道:“现在日子不景气,连带着工作也不景气,我家老头子最近退休了,这还是工厂给老员工的遣送费。” “你要实在嫌少,姑娘你说要多少,你说大娘就给,希望姑娘你下次有什么好东西还找大娘,大娘家里人口多,都等着吃呢。” “你是不知道,供销社里一点东西就贵得很,早前一段时间,供销社里就没有米粮供应了,现在供销社里也没剩下什么吃的了,我为了家里几口人的吃食,费劲心思,每天你们都还没来,我就已经在黑市里等着了,就想趁早买下来。” “晚一点去就被哄抢了,还会提价,最后提价了也可能买不到多少,所以姑娘啊,这回你能这么便宜就卖给我,大娘心里是非常感激的。” 王大娘絮絮叨叨的,拉着楚怡的手,亲昵得跟亲母女似的,本来还叫同志的,现在改叫姑娘了。 物以稀为贵,黑市里也是会哄抬物价的。 “不用这么多,够了的。” 楚怡想把手里的粮票给大娘塞回去,大娘坚决不收,“姑娘,你就收着吧,下次有好东西先考虑大娘哈!” “……” 楚怡低头看着手里的钱票,最后点了点头,“行,大娘。” 就这样,楚怡把三斤玉米面和两打芭蕉卖给了王大娘,收获了一张三市斤的粮票和五毛钱。 一开始她想过会有钱拿,但是没想过能这么多,其实一张粮票买芭蕉和玉米面就已经够了。 “下次来的时候,给大娘便宜些就行了,照顾一些王大娘就成,现在家家都缺吃的,王大娘厚道,你不收或者少收可能王大娘心里也不会好受,会觉得少了你的。” 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