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基建从工匠系统开始 第28节 (第2/3页)
田里面,让海水自然的被太阳暴晒和被风力蒸发,最后在达到饱和时,成为盐晶。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创造盐田。 折苍在这边指挥人开始做事情,县衙老爷就开始掏银子,此时虽然正在农忙,但是能多挣一份钱,就算是再辛苦,农人们也愿意出来干活。 做了几天就尝到了甜头,不仅一日三餐都能包,还可以给他们带回去一些饭菜,这样家里的人就能少煮点饭,也就多节省了一些粮食。 他们的思想很简单,如果一天能节省一个人的口粮,那一年就能节约出一个全家月的口粮,这种好事为什么不做,最重要的是还有银子拿。 而且县衙老爷说了,如果这种海水制盐能够大规模的生产,到时候他们的村子就会富裕起来,很多人会到他们这里来做事,说不定朝廷还会征用村子。 “我听说,到时候我们这样的人就叫做拆迁户,只要我们搬走,朝廷会给我们另外准备一座宅子,还按照我们的宅子面积补银子。” “什么意思?我怎么没有听懂呢?” “所以说你这个人脑子不好——你也别听别的了,只记住:只要这次成功,那朝廷不仅给我们发宅子,还要给银子。” 这可是大好的事情,小道消息随即传遍了整个村子,然后又过了几天传出了新的谣言。说不是按照面积分,而是按照家中的人口分银子,一个人头多少两银子。 如果说家中有娶媳妇的,那媳妇也能算一个人头,不过,农村娶媳妇一般并没有按照朝廷的规矩去办婚书,这回谣言里面明说了,没有婚书的不算正经媳妇,于是还得马上去把婚书办了。 有心思的还开始动脑筋,即便县衙还没有任何的政令出来,他们也觉得事不宜迟,一定要占朝廷的便宜,匆匆忙忙的成婚。 有未婚妻的人另外说,没有未婚妻的人便求媒婆替他说没媒,好几家夫妻还吵吵闹闹个不停——因为根据谣言里面的内容,小孩子也是算人头的。 家中孩子多的美滋滋,坐在家里盘算自己有几个孩子,但是没有生下孩子的,或者孩子一个两个的,便在家中冷嘲热讽,脾气好的妻子只能偷偷的哭,可要是遇上脾气火爆的农家妇人,拿起刀就能追你个四五里地。 这般闹腾了半个月,又有谣言出来说不拆迁了,县衙准备将他们后面的山准备挖平了出来建房子,修建那种水泥房子,住的人多也好看,总而言之,他们的村子不拆迁了。 一村子里面的人都傻眼了,短短半个月,他们其中有些人经历了迅速成婚,去县令里面换婚书,还有的干脆买了女人回来成婚。 一切都是为了拆迁银子,如今不拆迁了,一村子的人哭哭闹闹,折苍知道的时候,还吓了一跳:她就是说出来分析而已,怎么就到如此地步了? 第28章 骟 折苍在这里一个月, 村子里面一个月都没有消停。林高台冷眼看着,想看看她到底想要做什么。 结果她什么也不管,一心一意的开始做晒盐, 做盐田, 然后一个月后, 成功做出了海盐。 林高台用手指头沾了点海盐吃掉,闭眼, 然后有些惊讶,这跟他们平常吃的矿盐跟井盐十分相似。 如果这种盐可以长期食用的话,那以后还愁没有盐用吗?海水无穷无尽,盐也无穷无尽。 就是他奔着偏见之心, 也知道这种海盐多么重要。而这般重要的东西, 却并不难做, 只要看过一遍,大概也知道了流程。 他可以想像到, 到时候诸国来此, 看见这种晒盐的法子, 该有多么惊讶。他心中竟然有一丝不想诸国隐士来陵城的想法。 是不是这样,就可以保守这个秘密久一点? 折苍一眼就瞧出他脸上一闪而过的心思, 她如今也算是个老狐狸了,只是很努力的保持自己的少女之心,见此就道:“林大人, 不知道这是不是你们几百年前老祖宗的东西?” “你怎么样,你们的老祖宗, 有说过这种法子吗?” 她笑着摇摇头, “可别丢人现眼了, 我现在却在想, 会不会是你们这些隐士去我家里偷书,却只偷走了旁枝末节,便以为自己懂得了什么奇门秘法,跑出来当隐士,做国师。” 林高台冷笑,“你别得意,是不是我说的,当别人来了,两相对峙,便也明白了。” 折苍啧了一句,不再理会他的嘴硬,然后跟乔年两个人又商量起这个小渔村的基建。 “他们村子小,并不需要去买他们的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