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穿之皇家小和尚_第1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1节 (第1/3页)

第12章
  安静的书房里,保康“奋笔疾书”,对窗外邀请他玩耍的鸟儿花儿的叽叽喳喳、嘻嘻哈哈都好似没听到一般。
  县令坐在靠墙一侧的桌子边用茶,品一口金莲花茶看一眼明显是要欺负人做坏事的熊儿子,心生不好的预感。
  “县令,独占鳌头的‘鳌’字怎么写?”
  “……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。一个‘敖’字,下面加一个‘鱼’字。还记得‘敖’字怎么写吗?百家姓之一,平时用作‘以~以游’,闲游、出游之意。”
  “记得。”和简体字一样就好。
  保康提笔落笔,习惯性地写‘鱼’字下面是一横,一下笔意识到不对,赶紧给改成代表水多的四个点点。
  过了一会儿。
  “县令,‘快乐’的‘乐’怎么写?”
  县令:“……”
  放下茶盏,瞧着熊儿子语气轻快:“快乐大师连自己的法号都不会写?昨天我们刚背诵‘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’,还记得不?”
  保康不搭理县令的“反问”,根据县令的提示回忆大体知道怎么写了,特严肃地落笔,一笔一画谨慎力求没有涂抹——毕竟,十五笔画。
  一边写一边怀念简体的“乐”字,写完后却是瞬间成就感爆满,满心欢喜于繁体字的象形和意会。
  从一开始面对繁体字这么多笔画的愁眉苦脸,无从下手,到现在不光欣赏还乐在其中,就是保康也不得不感叹一句……虐到深处自然萌!
  当然,对于县令提到的“昨天”,他也有不同看法。
  “县令你昨天说快乐大师的‘注音’是偷懒,快乐大师建议县令上道折子,修一部字典,加上注音,就类似那个英吉利文拉丁文蒙古文满文的字母注音。”
  县令的第一反应:熊孩子要大清的小娃娃和他一起偷懒。
  “再怎么修订字典‘乐’都是十五……”
  保康专注于自己于自己的书写,而县令呆呆愣愣的。
  修《明史》乃是国体大事。康熙十七年诏征博学鸿儒科,康熙十八年取博学鸿儒一百四十三人命纂修《明史》……其中,朱彝尊、尤侗、毛奇龄等等当世文人都出山,就是顾炎武黄宗羲等等老一辈人不出来,也都派了外甥和弟子进京。
  可是“当今皇帝和朝廷”都不满足。
  他们需要尽可能地拉拢汉家文人,江南文人。
  大修一部字典——朝廷上暂时没有人手,三藩初初平定,国家休养生息财力物力也不够,不若——就让这些民间文人领着他的学生弟子家人……
  反正江南富户都有银子。
  县令的脑袋里一瞬间转悠出各种好处,甚至联想到这些倔老头们无奈却又无法拒绝的样子笑了出来。
  “快乐大师言之有理。所有的小儿一起偷懒,快乐大师就不是偷懒了。”
  保康在心里鄙视县令“得了便宜还卖乖”,写完他的书信,检查一遍,自觉大阿哥和太子殿下都可以看懂,非常满意。
  抬头一看县令——这表情——真荡漾。
  大眼睛一闪:“县令来看快乐大师写的回信。”
  县令愣愣地回神,反应过来,立马瞪大眼睛。
  县令直觉没好事,他站起来一个大步上前拿过这两张——鬼画符,仔细地看……睁眼闭眼还是不敢相信这是“字”。
  一刻钟后,县令结合“快乐大师、大阿哥、太子殿下”……盲猜,终于大体可以看懂……
  “大阿哥你好,感谢你的来信,快乐大师非常开心……”
  “快乐大师做佛课,开蒙,下山玩耍……大阿哥知道吗?五台山的庙会,骡马大会,好多好多的人……”
  “太子殿下你好,感谢你的来信。快乐大师非常开心……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