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12章 110【强点状元】(为盟主“起点八百 (第1/2页)
朱厚照已经等得心烦了,直至晚上十点多,阅卷官们才捧着殿试卷来找他。 众臣磕头跪拜,由于李东阳身体欠佳,改为杨廷和给皇帝读卷。 按理说,读卷官应该把前三名的文章全部读完,但皇帝可以选择不听。比如三年前,朱厚照只听了一篇文章,就按阅卷官排好的顺序点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 而有时候,皇帝会不喜欢前三名当中的某人,或许是因为文章不满意,或许只是觉得这人的名字不好听。 因此大臣们会多准备几份试卷,把后面的几名也念给皇帝听。但基本不会念太多,皇帝也要给大臣面子,人家排在前面的文章,你怎么能够都不喜欢? 显然,三篇文章念完,朱厚照都不喜欢。 “这个余本是谁?会试前三名没有他啊。”朱厚照很不高兴道。 杨廷和揖手行礼道:“陛下容禀,余本乃今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二名,因其策试文章精妙绝伦,故暂且排在第二。” 朱厚照郁闷道:“再念!” 杨廷和只好拿出备用卷,站在皇帝面前继续读,读完之后静静听候发落。 朱厚照这次问得很离谱:“怎么没有名字?” 杨廷和解释道:“第四名到最后一名,都还没拆卷,名字是弥封好的。” 朱厚照开始折腾,下令说:“那就把弥封拆掉,继续念!还有,只念名字就可以了,别把那些文章都读出来。” 众臣绝倒,不知道皇帝在闹啥幺蛾子。 杨廷和只得不断拆卷,依次念出考生姓名,把备用卷全部念完,正德皇帝都还不满意。 “再念,再念,再念!”朱厚照连声催促道。 拆了好半天,都快拆完五分之一了,杨廷和终于念道:“贵州宣慰司王渊。” “就是他了!” 朱厚照突然笑起来:“这个名字起得不错,一听就是状元。” 众臣面面相觑,大概搞清真相:白衣飞将王二郎的大名,已经被皇帝听闻,而且正好符合皇帝的选才标准。 杨廷和无法劝谏,因为他儿子暂列第一。 只要他敢多说半句,事情一旦传出,那就是打压地方士子,就是徇私给儿子求状元。 “咳!” 杨廷和轻轻咳嗽一声。 刘忠立即站出来,拱手道:“陛下不可!” “为何不可?”朱厚照质问道,“判谁第一是不是主考官说了算?” 刘忠答道:“是。” 朱厚照又问:“朕是不是殿试主考官?” 刘忠回答:“只有陛下能做殿试主考官。” “那就对了,”朱厚照笑道,“你是会试主考官,若取中一个会元,旁人说你取得不对,你是不是想打死他?” 刘忠硬着头皮说:“若有同考官认为臣取得不对,臣会与其详细商讨,绝不可能一意孤行。” 朱厚照气得站起来:“朕便与你商讨一二!你说,为何王渊不能点为状元?” 刘忠回答道:“被排为九十八名者,必然文章欠佳。” 朱厚照伸手道:“把卷子给朕看看。” 杨廷和立即递上去。 朱厚照大致扫了一遍,瞬间生出跟阅卷官们相同的心思:这写的什么鬼东西? “咳咳!” 咳嗽两声掩饰尴尬,朱厚照表情严肃道:“在朕看来,此卷针砭时弊、言之有物,比其他文章的泛泛之谈不知好到哪里去了。如此文章不点状元,天理何在?” 天理个鬼啊! 虽然阅卷时看不到名字,但会试前三的卷子,是默认单独列出评价的。 既然杨慎和邹守益已经被评为第一和第三,王渊的卷子就肯定是那份奇葩答卷,十四位阅卷官瞬间就反应过来了。 “陛下不可!” “陛下,还请三思。” 一个个重臣接连跪下,若王渊的奇葩文章都被点状元,那传出去就是今年最大的笑话,比反贼打到京城以南一百里更可笑。 除了李东阳之外,就连给王渊画圈的杨一清和张伦都跪下了。 李东阳跪不跪无所谓,老先生身体不好嘛,不跪的理由多得很,反正笑话绝对闹不到他身上。 朱厚照本来只是一时兴起,若仅有两三个大臣反对,他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