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9节 (第3/3页)
的最多的,反倒是上城墙前与善善的那段对话。当时不觉得,出了事之后回想起来,总觉得善善是知道点什么的。但是孟七七如今伤了腰躺在床上,善善没来看她,她特意召善善过来就有点招人眼光了。 外人不知道她与善善的那段对话,最可能的就是像她爹现在这样,认为怀妉县主脱不了干系。况且怀妉县主一向性子急,脾气暴,做事情不过脑子,她要是来个临时冲动想要杀人——还真是保不齐的事儿。 有这么个未来小姑子,哪个做爹的能放心女儿嫁过去呀? 所以归元帝现在是别的都不顾了,一门心思要把女儿跟马庆忠的婚约解除掉。他这心思一露出来,朝中几个元老级的大臣只差没抱着他的大腿哭了。 “皇上,此事万万不可啊!高将军手握十万雄兵镇守西北,与马家有通家之好,三代交情。此刻与马家撕扯开来,实在是不智之举啊。”这是宰相王如元。 “皇上,如今国库空虚,还欠着胡马两家近十年税收才能填满的银子,现在跟他们闹起来,朝廷……可就要支撑不下去了。更何况此前胡太妃停了蓝封,各地府衙上多有忙乱不堪之事,若是再多一个马家,市面上也乱起来。那情况,可就不堪设想了。”这是太子太傅姜云龙。 最后孟七七的外公李正奇也发言了,他提了个折衷的法子,“不如暂缓两年。安阳公主与马家公子的婚约暂缓两年。这两年中,咱们再想个稳妥的法子。先帝曾说过,治大国如烹小鲜,急不得呀。” 归元帝却是极为少见的孤注一掷,坚持自己的意见,谁劝都不听,他道:“朕做这个皇帝,若是连妻儿都护不了,做来又有什么意思?” 一听他这话,感情再逼下去他要甩手不做这皇帝了? 众大臣闭嘴了。折腾吧,车到山前必有路,且看皇帝的意思传达下去之后,胡马两家是何反应吧。 马家没反应,活生生一个女儿扣在禁宫里呢,也没反应。真是沉得住气。 倒是胡太妃第三天就来见孟七七了。 见胡太妃开门见山的问了,孟七七也直来直去的答,“我知道。” 胡太妃盯着她,“你不劝皇上?” 孟七七道:“我为什么要劝他?他是为了我好。” “是为了你好,却对南朝很不好。南朝不好了,难道你作为公主,能好到哪里去?”胡太妃仍是盯着她,“莫非本宫这些年都看错了你?” 孟七七好奇道:“不知太妃娘娘一直怎么看我?” 胡太妃望着她,慢慢道:“你当初为了家人,独自到本宫的怡华宫住了五六年。本宫以为,你是个懂得大局的孩子。从前那么小的时候,你就懂得为了家人做些不已的事情。现如今,难道反而不成了吗?”当初的孟七七作为一个四岁的小女孩,一个人住到陌生的怡华宫,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人,却是不哭不闹,还过得挺自在。也正因此,胡太妃那会儿才兴起了要培养她的心思,一如当初御圣皇后对她。 孟七七听她这样讲,倒是呆了一呆,沉默片刻,她笑道:“人活着,不能只为了自己,却也不能只为了别人。” 话说到这里,再说下去就没有意思了。 胡太妃叹了口气,起身道:“望你来日不要后悔。”她就此离开了。 孟七七在屋子里躺了三天,气闷得很,她喊人来用软榻将她抬到书房外面的花架下。 然而她很快后悔了,七月下午的太阳真是太毒了。 即使是在花架底下,她都感到全身的毛孔都热到闭合起来了。连偶尔吹来的风都是热的。就在孟七七满心烦躁之时,南宫玉韬来了。 “小表妹,听说你城门飞扑上官将军,胆识过人呀。”南宫玉韬一开口就是讨打。 孟七七背过脸去,朝向花架深处的阴凉处,她磨了磨牙,冷森森道;“多谢你还记得来看我。我还没死,你可以走了。” 南宫玉韬很自恋得笑了两声,“这是在怪表哥来晚了?”他一点儿都不避嫌,直接坐到孟七七软榻边上。 孟七七嫌弃得挪动了一下,扭伤的腰顿时一阵剧痛,她闷哼一声不敢动了。 “我这三天可没闲着,为了查清幕后真凶,表哥我可是废寝忘食、鞠躬尽瘁……” “查清了?”孟七七没心情听他嘚瑟。 “……那倒还没有。” “那不就得了。”孟七七又哼了一声。 南宫玉韬被打击了,他把身子探过去,一定要孟七七看着他的脸。他指着自己的眼睛,“看到没有,这眼底的血丝?都是这三天熬出来的,表哥我容易吗我?” 孟七七抬眼看了他一下,见他果然一副“纵、欲、过度”的疲劳脸,总是漾着水光的双眸也黯淡了不少,倒也承他的情,低声道:“我心情不好,你别往心里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