炊金馔玉不足贵_第2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9节 (第1/2页)

伙计诧异地看她一眼,又迅速垂目:“我家是特意趁着太阳未出,竹露未干时扫了竹林里的落叶,接了山泉水,正在这片林里挖出的笋子,运到这里不过一两个时辰,再不能更新鲜了。”
  池小秋放弃了同他交谈,自己一片片夹了竹笋,吃一口便数上一回:“十二个钱,二十四个钱,四十八个钱…”
  她问钟应忱:“这样费事,图个什么?”
  钟应忱见怪不怪:“原是山人隐逸之士长居山野间时,随手做下的风雅事,让城里的人学了来。”
  转了一整圈,池小秋大概知道了,这些菜名绕来绕去,就是为了不让人看懂什么食材做的,据说,这样便叫做风雅。
  比如高秋游事,就是一个蒸葫芦,煿金煮玉就是把煨竹笋,改成了煎竹笋,山海羹,就是把山上的竹笋蕨类,和水里的鱼虾一起做成一碗粥。
  池小秋感觉自己已经学到了此种精髓,她拍着钟应忱道:“兄弟,回头我这边做了菜,还要烦你起个这样好听的名字。
  池小秋花了五六天将其余四桥全部逛了一遍,中桥东桥南桥因靠近几大埠头,人群相似,池小秋也最熟悉。于是她便把自己的铺子,临时从福清渡,搬到了北、西、中三桥的连接处,一个叫云桥的地方。
  常宝官和常娘子每日看小秋铺上,总是暗戳戳讥讽两句,这回一听说池小秋要走,都慌了神。
  “云桥一月的租子可贵着哩!小秋妹子,那里可难找咱们福清渡这样的实在人!”
  可不是,实在人每个月净赚四两呢!
  池小秋一笑:“过段日子还回来!”又给来买饭食的客人指了新处,不过片刻便将自己的东西,从常家摊子上清空了。
  云桥租子确实很贵,一月二十两银。
  可是她也曾在这里站过一整天。
  依照一天来往人数,只要饭食好,一天可赚处更多。
  池小秋已经不像刚进柳安镇那样“眼皮子浅”,她有东桥巷里半间临河宅子,有三百多两现银,还有此刻给钟应忱看着的那个大宝贝。
  有了这些根底,池小秋再看各桥,便都底气满满。
  一个不高兴,我能把这个镇子买下来!
  过完了嘴瘾,还要老老实实去做活。池小秋特别选定的不过区区三四味吃食,又能尝鲜又能饱肚的鳝丝面,滋补养人又清淡不油腻的鸡肉粥,清爽宜人的玉兰片,加一个钟应忱给了方子的灌玉肺,另外小菜若干。
  池小秋将锅灶炉火打理得干干净净,钟应忱不知从哪里挑了一堆青花的小盏小碗小碟子,擦得能照出人影来,整齐摆放在一旁。
  摊子刚摆出来,第一个食客便来了。
  明明是从北桥过来的,穿着襕衫,行动却毫无文气,他只看了一眼签子,便扯嗓子叫道:“一份鳝丝面,不要加醋!”
  鳝鱼是已经在家里便处理好了的,在它还活蹦乱跳的时候一剖两半,去了骨头划成鳝鱼丝,入清酒,加秋油,去腥气之后煨透,整个装到云桥来。
  池小秋学了西桥看见的那个妇人,一听得有人叫面,便将分出鳝丝,倒进汤面里,金针菜切成一寸长的小段,和冬瓜块一起入锅熬煮,掐着时间起锅,洒上碧绿葱花。
  钟应忱给他摆好碗筷,见没什么需要他处,便自倚在一边看书。
  他近日闲暇时,一直在看各处学堂,可凡是上好的学馆,都要等春天来时,举试入学,那随便往里去的学堂,钟应忱又看不上。
  与其在那里熬时间,不如自己看书,准备明年的入学之试。
  那人等得无聊,见钟应忱看得入神,便凑过去道:“哎,你也想靠着装看书,引吴老头出来?”
  钟应忱淡淡瞥了他一眼,不言语。
  池小秋给他上面,打了一个照面的功夫,这人急急往后退了一步,大喊道:“你…你…你怎么在这里!”
  池小秋一看,竟还是个熟人!
  第32章 四样小菜
  这不就是那日她在周家看见的那个书生吗?
  池小秋记仇, 当一声把碗磕到桌面上。
  “你能来得,我怎么就来不得?”
  “你…你莫要再问我…我是个白痴,字都不认识的那种!”
  这书生把身子撤得远远的, 恨不得把自己缩到池小秋再也看不见的角落, 可与此同时, 一股奇香却也不停地引着他往桌边靠。
  真正是进退两难!
  “我自有人问,很用不着你!”
  池小秋呛他一句, 舀出一勺鲜汤来,泼在鳝丝面上, 热气蒸腾, 冉冉而升之后便慢慢消散,露出晶亮面汤。鳝鱼丝切得极细,卧在碗中央, 弹牙细面丝缕缠绕, 一角冬瓜露出来,颜色如玉, 看着也能知道已经煮了好些时候, 给这鲜香鳝鱼面平添了几份清爽。
  一抬头时,看见这学子仍旧坐得远远的, 巴巴看着她手里这碗面。
  池小秋拿筷子叮叮当当敲了两下碗:“你还吃不吃了?坨了的面我可不愿意卖,若不吃时,我把钱还你,这面我自家里吃!”
  学子咽了咽口水, 本来不觉得多饿的肚子,这会竟迫切想要这碗面来装满。
  算了, 吃饭最大!
  他毅然决然蹭了回来,池小秋瞥他一眼, 又端过来一个托盘,里面四样小菜,小小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