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0节 (第2/3页)
过来,附到宋夫人耳边低声说了几句,宋夫人旋即睁开眼睛,笑吟吟地站起来,向着瑶光招手笑道:“快请进来,是雪竹姑娘吧?” 瑶光微怔,加快脚步跑过去,无奈地笑了笑。 “大嫂怎地这般称呼我。” 武当七侠素来兄弟相称,彼此之间只唤“兄弟”而非“师兄弟”,瑶光因年岁与几人相差过于明显,又知几人并非她血缘之亲,虽愿称“师兄”,却无论如何也不愿以更亲昵的“哥哥”相称,不知她那七位师兄又是出于什么考虑,一直唤她“小师妹”而非“小妹”或“八妹”。 宋远桥是瑶光大师兄,她从这般辈分自然应当唤宋夫人大嫂,而不是以年龄来称“婶子”,宋夫人唤她名字也罢,顺着宋远桥的称呼唤她小师妹也不是不可,但用上“姑娘”来称呼,显然是太过礼貌而见外。 宋夫人似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,过了会儿才说:“外子经常提起姑娘,说姑娘就像天人下凡,我一个大字不识的土人,不敢唐突姑娘……” 瑶光又是一愣,心下却明白过来,知道对方是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得太亲近,害怕被她拒绝后会更尴尬,遂道:“大师兄一直很照顾我,大嫂也不要这样见外,唤我名字或是小师妹都可。” 宋夫人想了想,笑道:“那我就厚着脸皮叫你雪竹了。前些天你们师兄妹几人下山去,路上还好吧?” 瑶光笑着点头,“一路平安。正要回来告诉师父五师兄应当尚在人世,就听说大嫂有喜了,我一时间想不出该送什么,就想着先过来贺喜一声,礼物以后就补给我小师侄好了。” 宋夫人被“小师侄”这称呼说得一愣,不多会儿明白过来,连忙笑着说:“雪竹哪里需要这么客气,到时候洗三抓周都来看看,就是这孩子的福气了,怎么好意思让你破费。” 瑶光摇头,很是认真地说:“那可不行,欠着师侄的见面礼多不好意思啊。大嫂放心吧,我一定会找到合适的礼物来送。” 瑶光年龄虽小,但在武当山上辈分却不低,算起来等宋远桥的孩子出世,她也只是比对方大上六岁左右,却足足高了一个辈分。常理说来,这般少年高位不是什么好事,对她将来行走江湖也有些不便,试想以张三丰的辈分,江湖中有几人能与他平辈论交?即使张三丰自降辈分与各派掌门算作平辈,各派二代弟子多也是四五十岁,三代弟子也有二三十,到时候一群比瑶光年长的人却要唤她“师叔”、“师伯”,那些少年又怎会好受,如此一来,瑶光想和同辈之人交往,差着年岁,想和同龄之人来往,却又差着辈分,总是不大好。所以,通常江湖中也会避免这般尴尬,便是某位宗师想要收徒,也可以将那个好苗子记在自己弟子名下,算作徒孙,只是亲自教导,如此一来两不误。这般道理张三丰自然不可能不明白,只是瑶光情形特殊,他才亲自收入门下。至于十余年后瑶光行走江湖之时该当如何,张三丰倒不曾忧虑过——非常之人行非常之路,他看的清楚明白,以他这关门弟子的资质,若是还要矮上一辈,只怕二十年后江湖之中除她之外再无青年侠士声名。 宋夫人看着眼前按照年龄都能做自己女儿的女童不禁有些恍神。 几年前她曾经有过一胎,最终没能保住,还亏了身子,养了几年这才再次有孕,如果那时候孩子还在,现在大概差不多也就和眼前的女孩一般大了吧。 明明只是个小孩子,却人小鬼大,一副“做长辈不能失礼”的模样,难怪她丈夫提到小师妹总会是那般口吻。 瑶光疑惑地“嗯”了一声,“大嫂?” 宋夫人回过神来,抱歉地笑笑,“不管雪竹送什么,嫂子一定好好收起来。” 瑶光轻笑几声,“嗯,那我更要找个好东西来了。大嫂气色还不错,多晒晒太阳也好,那就不多打搅了,大嫂不用送了,好好休息吧。” 宋夫人客套几句,想要将瑶光送到院门,却被她拦住,眼看着她一溜烟就不见了,宋夫人脸上的笑容淡下去,抚着肚子叹了口气。 小桃有些担心,“夫人?” 宋夫人轻轻摇头,没有说什么。 或许在她看来,自己虽也住在武当山上,但是和这些武林人士终究有着格格不入的部分,哪怕站在一处,也无法像那些师兄弟们一样融洽和谐,总会显得突兀,就好像刚才的那个孩子,她也是女子,却与自己不同,周身气质与武当紫霄宫更为相宜,不似自己只能守在屋内。 她腹中的这个孩子,将来也会是那些武林人士中的一员吧? 宋夫人既不肯说,小桃也难以明白她的疑虑,这一点忐忑不安恐怕只能由宋夫人独自咽下了。 瑶光从后院出来,不免遇上一些其他来道贺的人,这些人多半都是宋远桥、俞莲舟、俞岱岩、张松溪等人的弟子了,见到瑶光都要停下来唤她一声“师叔”,瑶光一路回礼出去,恰巧见到俞岱岩,便笑着小跑过去,拉住了俞岱岩的衣袖。 “三师兄也是来看大师兄的?” 俞岱岩小心地将瑶光的手从袖子上扒下来握住,笑着答:“是啊,小师妹去看大嫂了?” 瑶光点点头,灵机一动,道:“三师兄眼下没有什么要紧事吧?正好陪我下山去。” “小师妹想要买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