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2节 (第2/2页)
和三妹妹母女都是话少的,平日我除了在老太太那儿请安时能同她们说上几句,一般也不大碰面。” 刘泽左手摆弄着腰间悬挂的玉珏,闲闲笑道:“太后还在世时和韩太妃便交情甚好,后来太后去世了,韩太妃也对圣上多有照拂。圣上登基后,无所出的后妃都迁到慈恩寺去了,唯有韩太妃依然安居宫内。怨不得圣上疼爱永宁郡主,想是爱屋及乌吧。” 这最后一句话听着甚是刺心,连语湘皱了皱眉,似是不以为意道:“这又是如何说起?” “听说永宁郡主时常在圣上的未央宫玩耍呢。”刘泽双手交叉,说八卦也能摆出一派光风霁月的姿态来,“宫里头,未央宫守卫最是森严,连皇后娘娘入未央宫都要经过重重通报。圣上待小郡主如此宽和,倒是难得。” 连语湘愣住了,“我竟不知道……” “不知道岂不是很正常?”刘泽轻轻捏了捏她的脸,调笑道:“你又不曾出阁,尚在闺中的千金小姐,宫里的消息你怎么可能听说?” “那你怎么知道?” 这个问题很傻很天真,刘泽哂笑一声,将她揽进怀中,轻声道:“等你出阁后就知道了。” 连语湘脸色微红,心却不像往常亲密时那样上下乱跳,而是沉沉往下落。不知为何,她觉得刘泽就像一个漩涡,靠得越近,就越容易万劫不复。 回到家后,连语湘的心情依旧十分好。虽然在最后两人难舍难分时,刘泽提了一个有些破坏气氛的要求——他提起了王府那位孟侧妃,说她有个妹妹即将进京,两人差不多的年岁,希望连语湘能带着那位孟家姑娘多参加一些闺秀间的聚会。 那位孟侧妃始终是连语湘心中的一根刺,但她现在已经学会了站在楚王正妃的角度想。将来她嫁入王府后,那个孟氏必然会失宠,虽然她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傍身,但连语湘依旧觉得有些对她不起。就冲着这个,她也没有理由不答应刘泽的要求,那孟姑娘在这个时节入京,想也知道是为了仰仗楚王府找个好婆家。 想着将来她入主王府后的生活,连语湘面上桃花微染,眼中水波盈盈,俨然一副沉浸在喜悦甜蜜中的模样。在门前碰见携手回来的连三和谢安时,她还满面春风地和两人打了个招呼。 连三水漾漾的眼波在她脸上转了一圈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没说话。 谢安倒是很有礼貌地和她客气了两句,这才牵着自家妹妹进门。 三个人并各自的丫鬟嬷嬷分作两拨,一前一后地往前走,步入了内院门后,谁也没和谁说话,直接分道扬镳。 连语涵歪着头笑问:“重黎哥哥,你知道二姐姐她去见了什么人回来吗?” 谢安摇摇头。 “嗯哼,”连三撇撇嘴,眼中光芒明灭,“八成是楚王啦。” “为何会是楚王?”谢安不解,“二妹妹跟他怎么会有交集?” 身后下人不远不近地跟着,院子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细碎的脚步声和极远处隐隐传来的焰火声。连语涵并没有刻意抬高声音,脚步轻轻巧巧地落地,笑容天真又无邪:“二姐姐同楚王一向亲厚呀,那次她被同安县主刁难,楚王可是先我一步给二姐姐解围呢。” “还有这事?” “嗯哪。还有,二房的薛姨娘不是二姐姐救回来的嘛,那天我也在场,我还记得呢,”连三笑意盈盈,“巧得很,薛姨娘卖身葬父,本来是楚王殿下先遇到薛姨娘的,他都掏钱打算把人给买下来了,结果二姐姐上前搭救了薛姨娘。后来的事,你也都知道。” 谢安心地纯善,半点没有听出连语涵的潜意,反而极是感慨地点点头:“他们竟有这样深的渊源,果然是有缘分的。不知楚王何时上门提亲?” “……我怎么知道?!”连三被他这话噎得一滞,随即鼓起脸颊,气呼呼地回了他一句,快步甩下他走掉了。 谢安惊恐地追上去:“妹妹,你怎么了?是不是我惹你生气了?涵涵你别生气,都是我的错,你打我吧,别气坏了自己……” “嗷!烦死了!我的哥哥怎么可以这么聒噪!” “……” * 春暖花开日,金榜题名时。 承平八年,一切都如同上一世一般,沈熙以年仅十八之龄高中探花。在四十岁状元和三十岁榜眼的衬托下,玉树临风、温文尔雅的探花郎狠狠戳中了京都所有闺秀的春心,一时间城中各种赏花宴连续不断,各种花笺好似雪片般飞进沈熙书房。 这年连语涵十四,刘延二十八。 安国府连着办了两桩喜事,大房的连成湛娶了妻,大姑娘连语蓉也在三月初风光出嫁。 腾出功夫来的大夫人徐氏开始替府中其他适龄的孩子操心婚事,而秦老夫人在韩氏锲而不舍的抹黑下终于是对沈熙死了心,转而将目光投向其他适婚青年。 谢安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。韩氏其实心下很是不舍,难得一个这么好的孩子,肥水还不流外人田呢,她怎么舍得? 还是连三表明了自己的立场,明确表示自己对谢安只有兄妹之情,并无男女之意。连世珏为此也郑重地同妻子谈了一场,严厉批评了她这种偏心眼儿的行为,并将谢安的婚事揽到了自己身上。 丈夫和闺女都这样说了,韩氏只能委委屈屈地放手,开始在给连三准备嫁妆的闲暇筹备谢安娶媳妇儿的聘礼。 * 因得连三打算亲自为谢安的婚事把关,所以今年春天的南山围猎她就没有和刘延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