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第一书局_第5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4节 (第1/2页)

想想就美滋滋。
  -
  另一边,学子们选购真题集,有各买自己考的那个学院,其中还有不乏两份都买的。
  “张兄,你到底考哪个啊?怎么全买了?”
  “多做题,多总结,你没上过温三和赵又的课啊?”
  “没啊,这是什么道理?”
  “就是说,考哪个学院,重点看哪个学院的题,但同时呢,也要看看旁的学院的,如此一来,也能触类旁通,或有新思路。”
  那人恍然大悟:“那我也全要吧。”
  有个中年模样的人,在旁听着,不由多句嘴问:“您说的这可是真的?多做题,真那么管用?”
  张兄道:“那是自然。你若是看过他们出的府试书便知,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里面考题也是,一道题或是做第一遍不行,但你若是做过十道、一百道,甚至更多,只要不是傻子,都能写出点什么。”
  中年人若有所思,喃喃道:“你说得甚为有理。”
  于是,他复又折返回柜台,大手一挥,豪迈道:“给我各来五十本。”
  一百遍太多,五十遍也差不多。
  他们这番话被有些人听入耳中,又见中年人豪气选购,那些不缺钱的也决定买上两份,回去给自己参考用。
  五十份要不起,两份还是可以有。
  他们如是想着,等到一回去,打开满满的真题页,看着一页又一页题目,不禁暗自后悔:为什么要这么想不开,题这么多,怎么能做得完?
  唉声叹气半晌,转念一想。
  不怕,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百份呢!
  心里瞬间平衡多了。
  他们不知道的是,中年人买题不做题。
  因为只有不做题的人,才会这么狠!
  他只是交代别人做,当然可以毫无负担提出要求。而他买回去的题,已好好地摆在自家儿子书案前。
  他严厉道:“这些题,你一道做五十遍,便是你再笨,也能给为父考上个学院回来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一百份题摞起来,堪有一人高。
  他儿子挠着头发,欲哭无泪:“爹,您这是听谁说的啊?”
  中年人凶道:“甭管听谁说的,有用就行。人家都做一百遍,我体谅你,你就做个五十遍就行。”
  就做个五十遍……就行……
  敢情真不是您做,才能说得这样轻轻松松?
  他儿子看清真题集封面,上面印有“大印书局‘四个字。
  好嘛,从今往后,我与大印书局不共戴天!
  第38章 二姐  别收我钱。
  真题热销, 掀起院试考试高潮。
  许多同行也闻风而动,他们没有真题可用,但能做模拟题啊!
  甚至为了抢时间, 他们走的是快捷式方法,两套一本如此发售,也算是跟上这波大潮, 喝汤吃肉。
  因为不知从哪里流出的小道消息,说是就得多做题, 一道做个百八十来遍,便是傻子也能考科举。是以, 学子间掀起狂热的刷题需求。
  “国子监的真题做了两遍了,唉, 没新题可做了。”
  “你怕不是傻的,南山的真题也能做啊!也做两遍!”
  “你们真疯了, 我爹就是信了你们的话,才给我买了五十份的题目!”
  说话的是昔日中年人的儿子, 他眼底乌青深重,眼睛里泛着红血丝。
  张超愤慨:“我爹简直丧心病狂,两个学院加起来, 他给我买了一百份!”
  众人惊喜:“哇!你父亲也太好了吧?!这样的父亲我们也想拥有!”
  张超:“……”你们怕不是失了智,一个个真疯了吧?
  有人瞥见他脸上的愤懑, 立马问:“张兄张兄,你的题目做不完可愿卖我一份?”
  其他人反应过来,热切地看着张超。
  对啊, 他们怎么没想到!
  原因无他,他们想做题,奈何有书馆的题还要等两日, 不能够及时,但是想想这失去的两日,可以做多少题啊。一想到这点,他们便都控制不住地想从张超手里买题。
  有人疑惑问:“不是说别家也有模拟题,你们没有买吗?”
  旁边人接道:“怎么能不买?买是肯定买了,但你肯定没听过温三和赵又的课。”
  其他人深以为然点头。
  那人:“……”好好地说买题呢,这怎么还涉及人身攻击上了?
  别人见他面露不解,立即道:“你有所不知,他们二人曾说,真题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