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亭序杀局Ⅰ:玄甲卫_第2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2节 (第3/4页)

眼之间,双方便打了五六个回合。萧君默瞅了个破绽,迅疾出手,再次抓住对方手腕,另一手抓住对方肩胛往下一按,对方整个人就被他按得单腿跪下了。
  “哎呀呀,疼死我了,快放手!”一个身穿玄甲卫制服的纤细身影跪在地上,夸张地哇哇大叫,声音居然是个女子。
  “你说一声‘服了’,我便放你。”萧君默笑着道。
  “不服!”
  “不服就跪着,跪到你服为止。”
  女子使劲扭动,一直试图摆脱,却始终被萧君默牢牢钳制着。
  “小心我告诉舅舅,说你欺负我!”女子又叫道。
  “你觉得,师傅他会信你吗?”萧君默依旧笑道。
  “他是我亲舅舅,当然信我!”
  “他是你亲舅舅,我还是他亲徒儿呢!师傅信谁可不好说。”萧君默嘴里抬着杠,手上却松开了女子,“不过话说回来,两个月不见,你功夫倒是长进了。”
  女子叫桓蝶衣,是李世勣的外甥女,比萧君默小一岁,自幼父母双亡,由李世勣抚养成人。她从小和萧君默一起长大,又一块儿跟随李世勣习武,青梅竹马,情同兄妹。三年前萧君默入职玄甲卫后,桓蝶衣也闹着要加入,李世勣不同意,说玄甲卫都是大老爷们,你一个姑娘家来凑什么热闹?桓蝶衣大为不服,说姑娘家怎么了?当初平阳公主还帮先皇和圣上打天下呢,我为什么就不能进玄甲卫?没听过巾帼不让须眉吗?
  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,太宗李世民的亲姐姐,隋末大乱时曾组织一支数万人的义军,在关中攻城略地、所向披靡,随后帮李渊攻克了长安,后来又率领一支七万人的娘子军驻守长城关隘,为大唐帝国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,堪称一代巾帼英雄。武德六年平阳公主去世,李渊不惜逾越礼制,以“羽葆鼓吹、虎贲甲卒”的军礼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,被传为一时佳话。桓蝶衣拿她说事,李世勣虽不好反驳,但还是没同意。不久李世民得知此事,顿时大笑,遂亲自下旨,破格把她招进了玄甲卫。
  此时桓蝶衣听萧君默夸她,登时一喜,挥舞拳头又要跟他打,萧君默忙道:“行了行了,今天就到这儿吧,我没空陪你了,师傅赶我回家呢。”
  “那正好,我也好久没去你家了,顺便去看看伯父,咱们一道走!”桓蝶衣说着,拉起萧君默的手就走。
  萧君默尴尬:“喂,这儿是皇城,你收敛点行吗?”
  “干吗要收敛?”桓蝶衣不以为然,“咱俩是好兄弟,手拉手怎么啦?”
  “正因为是好兄弟,才不适合拉手。”
  “为什么?”
  “你什么时候见过两个大男人手拉手一块儿走路?”
  桓蝶衣想了想,说了声“也对”,便把手抽了出来,紧接着眼珠子一转,忽然把手搭上萧君默肩头,然后硬把他的手也拉过来搭在自己肩上,一脸得意道:“好兄弟就得这么走,勾肩搭背地走!”
  由于两人身高差了许多,硬要勾肩搭背,不免走得摇摇晃晃,十分别扭。萧君默苦笑:“喂,好兄弟也没这样的,这么走的是醉汉。”
  桓蝶衣闻言,顿时咯咯直笑。
  萧君默偷偷想把手拿下来,却硬被桓蝶衣按了回去,只好翻了下白眼,任由她了。
  两人回到位于兰陵坊的萧宅,刚走进前院,管家何崇九便快步迎了上来:“二郎,你可回来了!”然后匆匆跟桓蝶衣打了下招呼,脸上似有焦急的神色。
  萧君默有个哥哥,一出生即夭折,故而他虽是家中唯一的孩子,论排行却是老二,所以家中仆佣都称呼他“二郎”。
  萧君默察觉何崇九神色有异,赶紧问道:“我爹在吗?”
  何崇九脸色一黯:“主公他已经……有五天没回家了。”
  萧君默和桓蝶衣同时一怔,不禁对视了一眼。
  “是不是魏王派他去何处公干了?”桓蝶衣道。
  “不可能。”萧君默眉头紧锁,“我爹他若是出远门,必会告诉九叔,不会不告而别。”
  “二郎说得对。”何崇九道,“而且我前天便去魏王府打听过了,杜长史也说好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