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家大争_第2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1节 (第1/3页)

一瞬间,战场形式逆转,秦军士气猛地高涨,定难军士气一落千丈。
  李思恭仰天长叹:“天不助我,为之奈何兮!”
  他扭头望向背后,直接就傻眼。他不相信自己看到的,他居然看到了大股的骑兵朝他奔来。
  尤其是来犯骑军中那名金甲骑将,一马当先,双手持戟冲他杀来。公孙策一往无前的气势,将李思恭震慑,李思恭身边还有百余骑,想都不想,转身就撤。
  公孙策死死咬住同穿金甲的李思恭,对拦路的定难军无一不是一戟挑死。见来将生猛,李思恭跑得更快。
  “受死吧!”公孙策座下可是新得不久的宝马,身高体长,体型匀称,爆发力更是一流。在前方只剩李思恭的时候,猛地加速爆发。公孙策一戟刺出,直挑李思恭腰背。
  李思恭被挑落战马,滚了滚,吐出口血,仰望碧蓝天穹:“不可能!孤怎么能死在这里!”
  公孙策策马过来,听了也不言语,一戟刺出,抽戟,血液飞溅,
  再一戟斩下!
  ----第三更,今天的万字更新总是没落下!大家给点鼓励,好不?拜谢!----
  第四十六章 董卓投秦
  “公孙策,雏虎也!”赢疾感叹一声,这一仗在公孙策率军出现在夏军身后的那一刻就确定了胜负。尤其是公孙策阵斩李思恭,戟挑敌首直接导致了定难军的大崩溃。
  “杀!不要俘虏!”公孙策策马大呼,诸军响应,奋勇争杀。定难军兵败如山倒,本来就体力衰竭,全靠那一口气撑着。此时那口气一泄如注,就连迈步逃命的力气都没有,更别提提刀反抗的力气。
  “公孙将军,何不收降夏军残余?此时正是用人之际,这些都是百战精锐,杀了岂不可惜?”赢疾的建议,让公孙策皱眉。
  赢疾军爵五大夫,是第九级,任职牙门将军。他比自己的左庶长低一级,可也架不住人家拥有大秦宗室血统。如果没有必要,公孙策不会去得罪赢疾。
  这里公孙策爵位最高,军职自然也是最高,他是裨将军,部曲军号是横野军。源自于他军爵公大夫时,任职的横野校尉。
  公孙策知道,收降这批夏军残余,自己只能捞到一些军功,别的一概没有。远远不如将他们斩杀,获得魂魄气来的划算。
  赢疾见公孙策面带犹豫之色,知道公孙策在衡量什么。公孙策的犹豫,是自私的体现,是不顾大秦利益的表现。赢疾对现代人也多有了解,所以对于公孙策的犹豫,也是能够理解的。
  “此战我部损失惨重,急需补充,还望公孙将军援助一二!”赢疾实话实说,说出自己的窘境。
  “刘威,吹号!命令各部撤离战场,各自归建!”公孙策点了点头,接受了赢疾的建议,他用撤兵受降来交换赢疾一个人情。
  刘威掏出一个纯手工打造的铜号,嘟嘟吹了起来。公孙策在冲信县待了两天,唯一的收获就是有了远程指挥自己部队的方式。
  “投降不杀!”赢疾的话如同救命稻草,定难军纷纷弃刀伏地。他们喘着大气,望着刚刚退走那支黑白两色的军队,实在是太可怕了!短短不到五分钟,就削掉他们七八百人。
  公孙策除了符兵的黑色主调衣甲不能更换外,他手下其他部队尽数在冲信县完成了换装,无一例外,全部都是白袍白甲。不知怎么的,自从意识星空内七星聚齐后,他开始对白色充满了好感。
  “平凉郡此时正是空虚的时候,此时不打,更待何时?”楚萌萌来到公孙策身边,望着青龙戟挑起的血淋淋的头颅,很是皱眉。
  原因不是血腥,却也离不开血,因为李思恭头颅沥下的血液是鲜红色的!和正常人一样的血液,这说明什么,说明这个家伙彻底复活了!
  “他已经彻底恢复了躯体的生机,看来我们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。”公孙策将李思恭的头颅抖下来,落在地上,两个随身陷阵卫士跑过去,提起头颅放进小木盒内,密封。
  “伤员交给李子祁,让他们跟着后勤部养伤。我们时间很紧,不能浪费!”这一战损伤并不多,极少。符兵可以自己恢复,可以忽略不计,剩下的天兵,恢复能力也是强于普通人数倍,估计明天就能上战场。
  公孙策率部朝平凉郡城出发,赢疾除了感叹公孙策好战贪功外,只剩下一点点嫉妒。他们这些复活后的秦军将领只能在本县境内围剿乱军恶灵,想要攻打其他县城,就必须要有咸阳方面的调兵命令。
  这一仗赢疾兵力由六千降为四千出头,战斗能力不降反增,所以他并没有多少损失。而且还获得了歼敌五千的大功,加上他宗室身份,估计下次和公孙策见面,就和公孙策平级了。
  这个平级,是指公孙策再升一级的情况下。其实,公孙策也有这个预感。
  残破的花镇外,公孙策遇到了从平凉再次抽调而来的两千定难军援军。花镇外两军相遇的地方,说不上狭隘,只是不宽阔。
  公孙策心中很是纠结,一个是喜悦,只要野战吃掉这股定难军,平凉郡残余的守军,直接就可以无视。第二就是焦虑,生怕防守甚是虚弱的平凉郡被宋配的凉军占领,自己那可就大输特输了!
  所以这一战,不能拖延,必须要速战速决!
  当定难军主力的旗幡被公孙策展现出来时,对面定难军哗然。当李思恭的首级被挑起时,对面直接炸营,有部将面色悲戚,率部杀过来了,也有部将直接返身,率部就退往平凉的,更大的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