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22章 摇舌鼓唇 (第2/2页)
辈!胆敢目中无人? 啥时候在街上遇到他,当着众人教训、教训他!” 不但“文人相轻”,“文、武”相轻,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痼疾! 既然做了官,按当时的习俗,蔺相如的府中也招了一批门客,搜集消息、了解动态、研究对策。 当然数量、质量都不能与“四大公子”相比,但对蔺相如已是不小的帮助。 为了执行任务,他们要深入到各个层次的各种地方; 而廉颇的门客也不想保密,在茶馆、酒楼这些公共场所几乎天天喧嚷“廉将军要教训蔺相如!”。 来显示自己的“不凡”以抬高身价。 所以,廉颇的表态,很快就反馈到蔺相如府中。 蔺相如的门客,当然要以维护蔺相如为己任,年轻气盛的,揎拳捋袖,大喊大叫: “那就试巴试巴,就那群只会溜沟子的,动真格的谁怕谁呀?”稳重老成的则劝解: “君子动口不动手,有理走遍天下,咱没招惹他,凭什么教训咱们?” “咳,跟这种大老粗,你还想讲理? 旁边再有几个坏水架弄着,给你个眼前亏吃了,往哪儿喊冤去?加小心吧!” “那就到大王那儿去告他!总得有讲理的地方吧?” 任凭众人七嘴八舌,蔺相如只是一笑: “廉将军不是莽撞之人,怎能无故向我挑衅?” 主人不以为意,大家何必乱折腾? 但蔺相如为了避免发生正面冲突,还是请了几天病假。 他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好,本就体弱,工作又实在太累,摆到他面前的,都是极耗心血的难题。 但歇不了几天,又传来齐国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的消息。 赵王忙又通知各位大臣,蔺相如是惠文王的主心骨,当然得去。 现在由蔺相如最先发言已成为“惯例”。 其实,从新燕王逐乐毅而用骑劫,他就已意识到燕惠王犯了一个“临敌换将”的极大错误。 预见齐必复国,所以对今天的发言早有思想准备: “齐、赵本为姻亲,怎奈愍王昏庸,以友为敌,至众叛亲离。 齐若复国,新主即位必改弦更张,所以我们也应准备调整外交政策。 恢复齐、赵友好关系。 一旦新齐王宣布即位,我们要立即响应,积极给予各方面的援助。 尤其是对难民的物资救援,最实惠也最能收人心。” 廉颇是从对齐战争中发家的,对恢复“齐、赵友好”持反对态度可以理解。 但发言中蔺相如扫了他几眼,而廉颇却是把脸扭向一边,不理不睬。 显然对蔺相如不是一般的不满,而是深有成见。 散会后,赵王又留蔺相如谈了一会儿,回去时,已车少人稀,但蔺相如还是让御者慢行。 果然,车刚要上正街,斜刺里忽然涌出一队车马,迎面扑来,前导忙报: “是廉将军!” 蔺相如下令: “转过车去,绕道走!” 车一掉头,后车传来哈哈大笑: “蔺氏小儿还是怕咱们啊,吓跑啦!” 很快,街头巷尾就议论纷纷: “蔺相国让廉将军吓得见面就跑。” “想是他在廉将军面前有亏理之处。” …… 廉颇的食客碰到蔺府门下更加嚣张: “你们不当缩头乌龟还总跑出来丢这份人? 回去告诉姓蔺的多加小心,大将军说啦,逮住他就扒皮抽筋,点天灯! 让这小子懂得什么是妄自尊大!” 门客们回来报告时,有的都气哭了,纷纷要求反击。 蔺相如只是摇头。